时间: 2021-10-20 09:00:45 北纬网
□ 高富华 文/图
游客在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观看大熊猫 (袁明 摄)
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40年来,中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1114只增加到了现在的1864只,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经从“濒危”降为“易危”。“降级”的背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大熊猫保护机制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四川雅安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第一只大熊猫在这里被发现,从这里走向世界;多年后,同样在这里,大熊猫又重回山林,回归自然。保护大熊猫从物种保护到栖息地保护,从自然保护区到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不断升级。迄今为止,雅安已建立起了7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有人说,一部雅安大熊猫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大熊猫史、一部世界大熊猫史。
游客在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观看拍摄树上的大熊猫
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专家在雅安大熊猫栖息地考察
夹金山的大熊猫
发现大熊猫:
宝兴的世界第一
2021年7月13日,来自成都的摄影家崔建国在雅安市宝兴县采风时,偶遇一只野生大熊猫。这只大熊猫当时正坐在树上,不一会儿,又顺着树干爬上更高处的树枝,行动非常敏捷。崔建国当即用手机拍了一段视频。随后,中央电视台播发了这一消息。
其实,在“熊猫故乡”雅安,发现野生大熊猫并不是新鲜事,这里不仅是全世界首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还是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点区,雅安八个县(区)都有野生大熊猫分布,有“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市”的美誉。
约40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先后存在过约5亿物种,至今尚存的约有近1000万种。很多物种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大自然淘汰,如恐龙、剑齿象、剑齿虎等,唯有大熊猫还保持着原始的外貌特征、生理习性,成为地球物种的活化石,原始生命的“遗老”。
两千多年前,“熊猫”就被记入华夏文明史册,如今仍可在《尔雅》《山海经》《说文解字》等古籍中寻到其踪迹。大熊猫的诞生早于人类,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和第四纪冰川的洗礼,跟大熊猫同一时代的许多动植物都从这个世界消失了,而偏居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中,大熊猫等如同“冰川活化石”一般仍顽强地生存繁衍着。
人类第一次清晰地听到大熊猫的脚步声是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春,在一个碧水青山、茂林修竹之地。1869年2月28日,经过艰难的旅行,法国传教士和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Armand·Pere·David)的身影出现在雅安宝兴县穆坪邓池沟天主教堂,戴维从小就着迷于昆虫和植物分类的他,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亨利·米勒·爱德华兹等人的推荐下,1862年,36岁的阿尔芒·戴维从马赛港出发踏上了到中国寻找动植物标本的历程。
戴维在中国工作的12年时间里,数次到宝兴(当时叫穆坪),他在笔记里写道:“这里离成都虽然不远,但由于崇山峻岭的阻隔,仍是一个封闭之地。这里的高山和河谷都被原始森林覆盖,使当地的野生动物得以生存和延续下来。”1869年3月11日,戴维在考察路上,遇到了一位当地乡民,乡民家中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兽皮,兽皮周身雪白,四肢漆黑,戴维见状后惊呼道,“天啦!造物主居然创造出如此奇特的大型动物,它可能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物种!”4月1日,戴维又获得了一只类似的活体动物,他确认了自己之前的直觉:这是一个欧洲没有的物种,他为其取名为“黑白熊”,后来正式命名为大熊猫。这一天被定为“大熊猫发现日”,穆坪(宝兴)也成为世界知名的大熊猫标本产地。
在随后的80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家、狩猎家纷至沓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捕捉或猎杀大熊猫,把这一珍稀物种带到西方国家去,1936年12月18日,一只名叫“露丝”的大熊猫历经千难万险,抵达美国旧金山,宣告全球首只大熊猫离开中国到达西方国家。
保护大熊猫:
从物种保护到栖息家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护大熊猫从物种保护到栖息地保护,从自然保护区到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不断升级。 迄今为止,雅安已建立起了7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
1998年,雅安正式禁伐天然林,大熊猫栖息地不断扩大。2003年,全球最大的半野生大熊猫基地落户雅安碧峰峡。当时雅安市人民政府联合成都山地所,向四川省政府递交了一份关于建立国家公园的报告,提议以雅安等地为中心,建立一个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国家公园,集保护、科普、游憩于一体,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能与思路。
2005年底,以夹金山为标志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接受专家评审,评审首席专家戴维·谢泊尔说,“两个戴维在夹金山百年相约,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保护自然的宝贝和人类的宝贝,让大熊猫在栖息地生存,与人类和谐相处。”2006年7月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世界上以野生动物为主体的最大遗产保护地,也是中国进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的第一个以野生动物为保护主体的遗产保护地,雅安占了保护地核心区面积的52%。
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规提出了建立“雅安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创议并很快得到了响应,2014年,四川明确提出“大熊猫国家公园”概念,最终这一发轫于雅安的提议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面积一扩再扩,自雅安延伸到四川,再从四川延伸到陕西、甘肃,最终,一个占地2.7万平方公里、纵横川陕甘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落地中国西部。雅安41.3%的国土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占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23%。
放归大熊猫:
栗子坪、大相岭里的“新移族”
人工繁育大熊猫向何处去?重回大自然是它们最好的归宿。放归何处?专家的目光盯向了雅安的栗子坪、大相岭。 翻开中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图,位于大、小相岭的大熊猫种群交流走廊带的石棉县栗子坪分外引人注目。
自2009年起,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承接大熊猫放归工作,并于2014年成为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基地”,让大熊猫回归大自然,栗子坪也因此成为“中国大熊猫放归基地”和“中国大熊猫放归之乡”。我国迄今野化放归的11只大熊猫中有9只就放归在了栗子坪。
在2015年的第四次大熊猫普查统计中,以栗子坪为中心的这一狭长地带上生活着30余只大熊猫,至今这一数字仍在增加;放归大熊猫的“新移族”不断壮大,人们希望通过放归的方式,让大熊猫能融入当地大熊猫种群中,最终增加遗传多样性,壮大这里的大熊猫种群。
随着一只只大熊猫的放归,首任大熊猫放归监测队队长、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杨志松成了栗子坪“新移族”的一员。他把办公室从校园搬到石棉,他的工作地也从教室转移到大山,“我在栗子坪野外工作的时间,多于在教室里授课的时间”。为了给放归在这里的大熊猫“新移族”一个完整的家,当地的彝族同胞也成为“新移族”,原居住在这里的彝族同胞整体搬迁。
2018年12月6日,“星辰”“和雨”两只大熊猫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转移到了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在这里进行放归前的野化训练,这是它放归前的必须功课。回望栗子坪、大相岭的茫茫深山,或许放归这里的大熊猫还会有着难以预料的艰辛坎坷,但大熊猫真正的家在野外,让大熊猫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成长壮大,是真正保护好它的终极意义所在。
熊猫故乡:
让世界感受中国魅力
1869年,宁波人崔学振从北京林业学院毕业分配到雅安,他在宝兴县工作了30多年,“我这一生,只有一个窝,只干一件事”,那就是保护大熊猫。他建立了“大熊猫抢救档案”,“大熊猫抢救档案”记录最多的自然是“抢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0年,在30多年时间里,他参与抢救的病危野生大熊猫达50多只,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美女熊猫”巴斯。
大熊猫“巴斯”编号“03”:1984年2月12日,一只大熊猫因饥饿寻食或被追赶,在宝兴县永富乡巴斯沟渡河,于沟口被激流冲下至二三百米河滩处,当地村民李兴玉等人展开救援……后来这只熊猫作为“世界上健在最长寿的大熊猫”,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巴斯”上了春晚、出了国,还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原型,可谓熊猫家族中的“天皇巨星”。
雅安的“明星”大熊猫不仅有“巴斯”。1961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选中,登上会徽会旗图案的原型大熊猫“姬姬”,它的老家也在雅安。作为中国对外交流中的和平友好使者,在1957—1982年间,24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被赠送给朝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9个国家,其中18只来自雅安,雅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熊猫“国礼”之乡。
如果选择一种动物来代言中国,外形黑白分明,线条简洁柔和,外表憨态可掬、性情温和的大熊猫可谓当仁不让。大熊猫文化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与世界共享。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大熊猫既是象征团结进取的吉祥物,又是传递友好和平的使节,凝聚了世界的文化认同。
绿色、生态、环保是当今世界广泛认同的发展理念,是人类价值追求的重大体现。大熊猫没有天敌,与世无争,择一山而终老,生活在绿水青山间,历经百万年依然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也因此,它成为世界上最受喜爱的动物之一,最有世界影响力的绿色旗帜,熊猫唤起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土地、森林、气象、水流、大气动态变化等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
2019年,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暨大熊猫国家公园南部入口社区项目启动仪式在雅安举行,会上发表了《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共识》,倡议全社会共同保护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让大熊猫回归它的野生家园,让世界共建大熊猫家园、共享大熊猫文化。“和平友好、和谐相处、和善坚韧、和气致祥”的大熊猫文化内涵,是带给世界最美好的祝福,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和”的文化精髓。
目前,中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这一消息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其实,早在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不可否认,人类活动如森林采伐、土地开垦、居民点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及交通、水利工程建设等,曾一度将大熊猫推向灭绝的“濒危”边缘。
我国为挽救大熊猫的积极努力,举世瞩目:颁布和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多项法律法规,实施了禁止盗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网络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多项全国性保护举措,“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则进一步加强了大熊猫的保护。随着这些措施的积极实施,绩效显著,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在逐渐增长,栖息地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大熊猫被“降级”,其实反映出的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成效;受威胁程度“降级”,但保护力度不能减少,目前,大熊猫依然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现在的崔学振虽然退休了,但依然心系大熊猫,十分关注有关大熊猫的新闻。在他看来:“大熊猫‘降级’是好事,说明了我们保护大熊猫的成效受到了国际组织的肯定。”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副局长王岩飞说:“雅安是全球唯一一个集大熊猫发现、保护、科研、繁育、野化、放归于一身的地方。以大熊猫为‘伞护’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干扰,让大熊猫和它的伴生动植物在荒原依旧的公园自由地生活。”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生态环境是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人们密切关注着这些憨态可掬的动物的同时,也在学习着如何和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和谐相处,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城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故事”,而大熊猫正是雅安的城市故事。从自远古走来,与雅安青山绿水相依、与雅安人民相伴的大熊猫故事,将会一直讲传下去。
大熊猫寿星“巴斯”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来源:北纬网 日期: 2021-10-20 09:00:45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